當智慧養(yǎng)老遇上輕喜劇,科技服務的“用戶說明書”便成了煙火氣十足的“生活劇場”。近日,新華網與中國移動智慧家庭運營中心聯合推出的微短劇《移動解憂雜貨鋪》正式開播,第一集《雜貨鋪開張了》通過母女對話、職場趣事等生活化場景,將5G健康監(jiān)測、AI看護等技術融入三餐四季的煙火日常,“技術功能場景化、品牌傳播情感化”的模式引發(fā)網友對智慧家庭服務的再想象。

劇中,馬行舟的焦慮折射出當代職場群體的普遍困境:一邊是工作中堆積如山的任務,一邊是獨居母親接連不斷的電話。而中國移動推出的智慧家庭服務體系,為這類困境中的老人與子女提供了健康養(yǎng)老的“解憂”新方案:血壓監(jiān)測、用藥提醒、上網管控,這些過去需要專人值守的家庭照護場景,現在通過智能設備就能完成閉環(huán)。

“將智慧健康養(yǎng)老、兒童防沉迷等項服務功能轉化為‘賽博養(yǎng)老’‘電子管家’等概念,能讓這些智慧解決方案吸引更廣泛的關注。”易小冬扮演者、中國移動智慧家庭運營中心焦珊珊介紹。區(qū)別于傳統產品發(fā)布會,這部單集時長2分半的微短劇采用“生活切片”的敘事方式,觸發(fā)網友們的諸多共鳴,微短劇上線不久,#賽博養(yǎng)老來襲##我媽的賽博養(yǎng)老生活#等話題便引發(fā)眾多用戶討論。

“拍攝時特意設計了‘嘴硬心軟’的母女互動。”焦珊珊透露,劇中“母親偷偷買保健品被系統攔截”的輕喜劇橋段,就是為了體現技術不是冰冷的屏障,而是代際溝通的翻譯器——當子女通過實時上傳的健康數據,設備預警就變成了親情的數字告白。

隨著“移動解憂雜貨鋪”從熒幕走進現實,科技與溫情的化學反應仍在持續(xù)。正如網友在評論區(qū)中的留言:“不在媽媽身邊的我,看到了解憂的曙光。”(張子彥)


標題:《移動解憂雜貨鋪》開播 沉浸式演繹智慧養(yǎng)老新可能

地址:http://srilankafreedomparty.org//xwdt/70237.html